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一个犯人根据所犯的罪行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入狱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被减刑3年。用我们前面讲过的知识分析来看,因罪得了10年徒刑显然是一种惩罚,是“大棒”伺候;而减刑3年也不是前面讲的奖励措施,因为这并没有额外付出“胡萝卜”。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做法呢?

  实际上,除了我们熟悉的奖励和惩罚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于对别人的行为施加影响,被称为“负强化”,而奖励则被称为“正强化”。强化是增加所期望的行为今后发生频率而采取的措施;而惩罚则与强化相反,是减少所不期望的行为今后发生频率而采取的措施。正强化是施加愉快的刺激以增加所期望的行为今后继续发生的措施;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此前施加的惩罚以达到增加行为频率的目的。

  “负强化”的术语虽然我们大家不熟悉,但其做法在实践中还是有不少应用的。监狱对表现好的犯人进行减刑的措施是最典型的负强化。而这种负强化手段如果用的好,有时能起到比奖励更好的效果。

  讲一个我自己在大学做管理工作时的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时所在大学里的学生工作中普遍实行量化管理,即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如纪律、考勤、卫生、社团工作、好人好事等都转化成量化分,表现好则加分,表现不好就要扣分。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个人进行综合测评,并根据学生的平均表现还可以对宿舍、班级、院系进行集体测评。然后以此作为个人或集体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心理学看来,这种做法是典型的通过奖励和惩罚规范学生行为的做法。量化管理推行之初颇有成效,学生对量化分的损益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有谁个人表现损害了集体荣誉,更会成为众矢之的。但后来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特别是随着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个别学生根本不在乎量化分的多寡。学生管理者为此颇伤脑筋。后来,辅导员们就开始私下里推行能让学生在乎的办法——经济手段,规定扣量化分1分,罚款×元钱。这属于更直接的物化惩罚手段。实行这个办法以后,违纪、旷课、不打扫卫生的同学的确减少了。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特别是师生关系变得空前紧张,学生更加反感,没有达到促进改进的目的,这与管理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当我接手班级管理工作时,马上意识到这一棘手的问题。一方面,院系学生管理工作的量化管理和罚款规定必须执行;另一方面,学生制度的认可度不高,被扣分罚款多的学生索性我行我素了。面对这种局面,我想到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决定试试新的方法。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与院系规定一样要扣分、罚款,但我同时规定如果在随后的四周内不再有违纪行为发生,就将罚款如数退回。结果效果出奇的好,并且可以使处罚成果保持长久。反观这种做法,先是照章处罚,然后在表现好时撤销原来的惩罚,没有给予额外的奖励,但起到了增加了其表现良好的频率,属于上面讲到的负强化手段。

  在你的子女教育、部门管理中适当时候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做法不但不需要额外支出,更重要的是,还能让被管理者理解对他进行的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改正了就能撤销,从而减少对管理者的误解。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