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今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恰好与国庆假期上演“喜相逢”。据报道,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达到441.6万人,占比20.2%,正式迈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已达36.3%,上海老龄化率十年来已上升超10%,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四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包括尊老敬老爱老的那些传统美德是功不可没的。笔者以为,今日又重阳,尊老爱老敬老体现在处处。

  众所周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自从唐代被定为正式的民间节日以来,已成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的象征。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佩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尽孝心,使父母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却仍然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浓厚,就是因为爱老敬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重阳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到如今已是第34个年头。现如今,国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今日又重阳,尊老爱老敬老体现在处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居民期望寿命已达82.47岁,比2012年提高了1.12岁。这与北京这些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关报道显示,目前北京已有472家医疗机构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有240家医疗机构设置了老年医学科,有医养结合机构共20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91万份,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十年来,上海积极回应迫切而多元的城市养老需求,从“满足刚需”跃向“品质养老”,不同场景下的老人开始有了匹配自身需求的细分养老服务,遍及街镇、居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今年8月,上海公布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将建成不少于17.8万张养老床位、全市每千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总量力争达到500家……在国内的其他地方,尊老爱老敬老也同样体现在方方面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已经成为现实。

  总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敬老,既是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尊老爱老敬老,最重要的是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今天我们庆祝重阳节,我们不仅仅要延续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更应让尊老敬老之风、家国情怀在神州大地尽情流淌,把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奋斗点亮人生舞台,不负这个新时代。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