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张可王莎莎)5月15日上午,武汉“节水地铁专列”正式发车。车厢内饰装点着满满的节水元素招贴画:“丰水武汉为何节水”“全民参与节水”“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据介绍,节水专列将在3号线上运行一个月时间。

  今年的5月15日至21日是第31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主题是“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武汉市水务局、武汉市节水办将节水宣传放到了地铁列车上。15日上午,“2022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暨‘节水宣传’地铁专列发车仪式”活动在武汉地铁3号线市民之家站举行。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乘客发放节水宣传册和节水心愿卡,乘客们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节水心愿和祝福,并张贴到心愿墙上。10时30分许,市民们和志愿者们乘坐“节水宣传”专列,浏览车厢内的节水宣传海报和节水知识展板,置身于节水知识的世界。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全球1万多种爬行动物物种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发现超过21%的物种存在灭绝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需要采取紧急保育行动来防止部分爬行动物走向灭绝,包括许多鳄鱼和乌龟物种。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祝融号”火星车行驶总里程1921米。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结束“太空出差”,为中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当“感觉良好”“感觉非常良好”的声音再次响起,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航天员的自信从容,更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底气。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工作人员最近在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化石。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 除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外,我国还发射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使得海洋卫星进入组网观测时代,形成对全球海域连续高频次观测覆盖能力。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由中科院空天院自主研发。这是继2019年空天院研制的“极目一号”I型浮空艇观测高度到达海拔7003米后,再次刷新第二次青藏科考系留浮空艇驻空科学观测高度世界纪录。

  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及时完善防控措施,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全国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明确部署。

  2021年3月1日,东航与中国商飞在上海签署C919采购合同。首批5架C919引进后,将以上海为主要基地。

  【展现青春风貌,关注青年成长①·一线讲述】常为新、敢创新,青春绽放在乡野

  在湖南省常宁市蓬塘乡易头村,游客手提采摘的无花果从田埂上走过。 在农场,游客尝鲜之余,还可以到稻田中钓虾捉鱼、到蔬菜基地采摘蔬菜水果,体验农事之乐,感知农场之美。

  【科技前沿】祝融号发现火星水活动痕迹 着陆区附近或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水

  这标志着祝融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从“10000年”到“304秒”,在超算领域的世界前沿,实现这一里程碑式跨越的,就是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病毒多次變異,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

  繼去年以質樸的形象和談吐走紅之後,近日,北京大學的青年學者韋東奕再次登上了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單。

  世界各地面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測試中較小的通道完全拒絕了鹽分子的傳入,而較大的通道相對于其他海水淡化技術甚至尖端碳纳米管过滤器也有所改进。

  英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广泛存在的蓝绿藻为微处理器持续供电了一年,过程中只使用环境光和水。

  HCA数据已开放获取,全球研究人员可通过HCA数据协调平台,如剑桥细胞图谱、博德单细胞门户和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细胞浏览器访问这些数据。

  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

  5月12日上午,在海拔接近430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平台搭建完成等待发放。

  这是EHT合作组织继2019年发布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捕获了位于更遥远星系M87中央黑洞(M87*)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