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在新车上市期间的一场小型沟通会上,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如是说。

  9月28日,C01如期而至,售价19.38-28.68万,算上预售订单,累计下订已突破10万。C01诠释的是零跑的新战略,这款车也关系着外界对零跑下一阶段的信心强弱。

  就全年而言,2022年1-8月,零跑累计交付量已达到7.66万辆。在8月份交付新车12525台,同比增长超180%。维持着高增长率的零跑,俨然坐稳了第一梯队的交椅。年内,零跑几乎无悬念地突破10万辆。

  在这一时间节点,C01的推出对零跑而言十分关键。在新车上市前,朱江明提前三天抵达北京,反复排练打磨发布会效果。内部人士透露,这样规格的发布,上零跑第一次举办。

  在发布会上,C01也确立零跑“豪华平权”的新定位,朱江明表示:“希望大家花到20万-30万的钱,买到50万以上豪华车的品质。”

  零跑C01如何冲高?能否助力品牌维持销量的高增长。当车型结构上探,零跑该如何“硬刚”特斯拉与比亚迪?到底是谁在买零跑?

  在C01身上,有朱江明的“烙印”。拥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的“IT男”,对造车有清醒的认知。

  在朱江明看来,现在的创业形态,逐渐从原先草根模式转变为企业孵化裂变模式。这需要创业者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更雄厚的资本、更深刻的洞察。

  这一观点,也造就了技术至上的零跑。朱江明断言:“无论在什么赛道,永远要记住核心技术是1,其次才有后面的一串0,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零跑的研发团队规模接近1800人。尽管人数不是行业内最多,但朱江明认为,零跑的模式更适合这种电子产品。将来的汽车电子产品占更多成分,70%是电子,30%是汽车,全域自研的模式也将更有优势。

  以电驱动为例,零跑从2015年开始组建电驱研发团队。现在行业电驱“八合一”的卖点,零跑在2019年发布的S01就已经实现量产。

  目前,零跑C11和C01都是采用了油冷的电驱,寿命可以做到100万公里,可以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音。在朱江明看来,电驱就像原来传统的发动机,属于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决定耐久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志。

  去年上市的零跑C11上,油冷电驱已经做了全系标配,唯一的差别只有电池容量的不同,以及是单电驱还是双电驱,让用户选择更方便。

  零跑C01也延续了同样的模式,智能豪华功能,在全系车型中标配。选零跑C01只需要三步,第一步选续航,第二步选动力,第三步选装包。朱江明调侃:“由于我们的选装包非常超值,基本上用户都会选,那其实是两步就能搞定。”

  对零跑来说,两万是个坎儿。但在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看来,“我们一直不缺订单”

  突破两万的瓶颈,主要来自产能方面,包括制造能力,以及供应链的电芯和芯片瓶颈。为此,零跑做了大量的平台化、标准化的工作,比如多供应商的供应模式,电芯同样的标准可以两家供货,包括在芯片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不同的方案做替代,这样会帮助零跑很快突破制造和供应链的瓶颈。

  这也是为何,在今年4、5月份电池比较紧张的时候,零跑可以通过多供应商的策略,保证足够的供应,比友商多交付几台。可以说,当行业陷入供应链问题,面临“失速”时,零跑以技术沉淀和突破,冲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同时,零跑全域自研的CTC技术,也将成为C01打造竞争力的核心。零跑无电池包CTC技术就是将电池的电芯直接集成在汽车下车身中,取消了独立电池包,解决了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的顽疾。

  早在2015年,朱江明就从手机电池从分体式进化为一体式获得灵感,创业之初就布局研发。2022年,6年研发终成正果,零跑全球首发了无电池包CTC技术。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提出:“零跑的创新一定要基于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差异去创新,而不是盲目地去搞创新。”在零跑C01上,能够承担得起这个目标与任务的,可能就是零跑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了。

  就参数而言,CTC让C01的整车的刚度提升了25%,提升车身安全性。空间上面可以更节省,可以节省14.5%的电池空间;在综合续航上面可以提升10%;在安全性上面,刚度更高之后,比如说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让整个电池包结构的安全性更高。

  同时,在一体式的制造上,零跑也有最先进、吨位最大的冲压设备,和精度更好的焊装设备。只有整车厂商主导CTC技术才能做出重量更轻,刚性更好的汽车。最终,朱江明成功说服合作的电池厂商,让零跑主导了CTC技术研发与制造,完成了这次关键技术突破。

  实际上,突破CTC技术,研发本身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考验车企在电池行业里的话语权。一般来说,电池包被认为是电池生产企业的“势力范围”。但朱江明认为,与电池企业相比,整车企业在设计上拥有更强的CAD和CAE(工业仿真)技术。

  针对换电模式,朱江明一直认为,新能源汽车与手机的进化趋势是一样的。他指出,手机从原来可以换电池,到现在的电池完全一体化,在整车上也是一样的。当整车超过四五百公里续航之后,其实电池就没有必要直接换了。因为等到充电桩这些基础设施越来越丰富时,就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朱江明认为,全域自研做得最成功的传统车企是丰田。因为丰田采用全栈自研,相比同样是每年1000万销量的大众,利润要高出一截。此外,即使不采取全域自研的大众,它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

  全域自研的持续投入,也将为催熟零跑商业价值助力。从商业化角度而言,研发实力能够直接转化成为企业效率。同时在电子电器架构与整车结构完成平台化后,可以实现车型高度复用,直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成本效益。

  因此,零跑会坚持全域自研与垂直整合的强化,依托全域自研的技术创新研发优势,以及垂直整合的供应生产优势,以应万变。

  跑通模式后,零跑获得的“加速度”将更快。例如,零跑C01车型与上一款车型交付间隔,将是国内最短的新兴电动车企业之一。朱江明还透露,零跑未来会主推B级车,零跑热门车型C11将推出增程版。在电池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纯电双模式”将提升车型竞争优势。

  在沟通中,朱江明也向我们透露了零跑C01的用户画像。他表示,车主基本上集中在25到40岁。特别是30岁到40岁的群体,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他们身上的标签,是生活稳定的上班族,具有对科技创新的喜爱,也有着对产品品味的追求。零跑本身,也是为这群目标用户造车。

  凭着敏锐的嗅觉,零跑先发制人,以 C11打响一枪,并迅速赢得B级车市场用户青睐。不负众望,零跑C11在7月拿下国产纯电B级车销量桂冠,也成为零跑车系中交付量最高的一款车型。

  有机构预测,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结构必将从“哑铃型”向更为成熟的“纺锤型”加速演化。这也意味着,除了A00级与C级车,沉寂已久的B级车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增长点。此前推出的零跑C11,定位中型纯电SUV,在7月拿下了国产B级纯电SUV市场冠军。就整个企业而言,C11也带动零跑销量结构向上,极大提升了毛利。

  在C01上市后一天,零跑也成为了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四家IPO的车企。对零跑而言,上市意味着它正式熬过了一个由生到死的节点。

  在朱江明他看来,造车是“一条短期艰难、长期正确的道路,我们经历了迷茫的预选赛、残酷的淘汰赛,爬过了艰险的雪山,进入决赛圈,将会面对更为激烈的角逐。”在未来的路上,零跑将持续关注竞争对手、用户需求、行业技术趋势,然后发挥自己的技术强项,切中那些用户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现在,零跑在“硬核”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将会着重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补上短板,把更大的资源放在市场端,重点抓渠道建设、销售能力、服务品质等。

  但尽管过了七年,甚至上市敲过钟,但零跑依然算不上一家会画饼的公司。他们的口号依然很朴实——“零跑汽车,超越您的期待”。朱江明说,希望让大家听到后感觉零跑就是一个物超所值的品牌,东西是不差的,一定是不错的。“我们目前在努力,也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这条长尾赛道,需要能够真正持续稳健增长的汽车品牌。而在七年的积累中,零跑实际已通过技术驱动,拿到了未来新能源汽车战场的一张门票,而C01的上市,也证明零跑已经为战到最后备好了筹码。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