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无影灯)

时间:2025-09-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要求各地用心用情為群眾提供可感可及的签约服务。居民“感受度”成為衡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把标尺。

  近年来,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签约人群覆盖面逐年扩大,服务内涵持续丰富,实现了由全科向专科、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由团队签约向医生个人签约、由固定一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由慢性病管理服务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服务的拓展。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好不好,居民感受度是“金标准”。过去,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签约数量,往往“签而不约”,服务流於形式,群眾认可度不高。如何把“纸上签约”变成“日常体验”,如何让“民生工程”进一步成為“民心工程”,是家庭医生制度面临的新考题。

  提高签约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是提升居民感受度的基础。各地要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加强居民健康信息联通。鼓励家庭医生签约一个居民关注一个家庭,探索以家庭為单位开展签约。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要有序安排家庭医生转诊居民预约就诊、检查检验及住院等服务,并及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送下转患者信息。上级医院要按一定比例為基层签约居民预留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明确专家号源数量,方便家庭医生為有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便捷转诊服务。

  做实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是提升居民感受度的关键。各地要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强基层药品配送供给。顺应签约居民合理用药需求,通过外配处方流转等多种途径,提高用药保障的便利性。家庭医生為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4—12周门诊长期处方服务,并做好重点人群的用药监测管理。对失能失智老年人,鼓励通过个性化签约增加服务频次,丰富签约服务内容。合理制定基本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鼓励地方建立项目库,供居民“点单”选择。

  建立完善签约服务长效机制,是提升居民感受度的根本。长期以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承担,县级以上医院医生基本缺位。今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全科医生,可直接作為签约主体,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為平台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和县级医院下沉基层的医生可直接提供签约服务,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医师也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签约服务。各地应落实和完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参与签约服务的薪酬收入补偿机制,允许其按签约服务协议获取合理报酬。

  当然,由於家庭医生数量有限,他们不可能全天候待命随叫随到。因此,缓解供需矛盾,不仅要扩大服务供给,也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各地应逐步向签约居民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方便居民查看了解自身健康信息。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行為积分,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积分可用於兑换健康服务项目,包括检查检验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健康管理工具等。鼓励组织签约居民建立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持续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家庭医生制度能否立得住、走得远,最终取决於居民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希望各地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得更有品质、更有温度,不断增强签约居民的获得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