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改(gǎi)邪(xié)归(guī)正(zhèng)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时间:2025-09-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假期次日,中央层面再次公开通报了2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社会反响很大。

  通报发布后,涉及到的省、市、县党委均有相应动作,有的甚至连夜召开常委会。可以说,政治敏感性超强,反应超迅速。

  结合此前通报的也是影响非常大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违规吃喝的典型问题,不难看出四个信号:

  如果说地方碍于人情世故,还扭扭捏捏,还遮遮掩掩,那就中央督导,或者提级办理,也就不给那些说情、从轻或减轻以机会。

  公款违规不再赘述,私款违规关键看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这个“可能”的范围就大了,只要是“管理服务对象”都不行。

  而“管理服务对象”那可谓包罗万象,相关规定基本上都列明了典型的几例,但都会有兜底条款,等于都给兜住了。

  案例已经显而易见地告诫广大干部,吃归吃,喝归喝,不等于宣判“死刑”;只要后果不严重,不出现喝死人等恶劣问题,那起码还有挽救的机会。

  事实上,意思很明确,既然你们都坐一个桌吃喝,即便这场吃喝是违规的,但义务还是有的,那就是责任共担,相互之间负有不让彼此喝死、喝到耍酒疯、酒驾醉驾等义务。

  新华社时评也发了一篇文章《瞒报违规吃喝“捂盖子”,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态度很鲜明,也很决绝。

  事故已出,也就是说问题已经暴露,再想着去遮掩,不仅是白费力气,而且错上加错,处理上肯定“罪加一等”。

  从发起到结束,各个环节涉及多人,既包括组织、参加宴请的局内人,也包括如提供服务、售卖酒菜的局外人……

  形势如此,都是党的干部,都是成年人,该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觉悟,也就是谁自己惹的祸谁自己承担,不要想着讲情说情。

  这时候,作为局内人倒不如坦然面对,积极配合、主动交代、不藏不掩、等候处理。横竖都是一刀,敢作敢当,还能留个“义气”。

  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所以,说到底,违规吃喝这种事就碰不得,为了吃喝背上处分乃至影响仕途,真不值得,请自重,请好自为之。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