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终于,加沙巴勒斯坦人民所遭遇的惨烈人道危机,还是触动了西方世界部分政客的良知。这场冲突不仅撕开了加沙地区的伤口,也在西方国家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震荡。据彭博社23日报道,荷兰外长费尔德坎普因在加沙问题上与联合政府产生严重分歧,于22日晚果断宣布辞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所属的中右翼政党“新社会契约党”的几位大臣与国务秘书也集体选择辞职。这一连串动作直接导致荷兰政府联盟的瓦解,使国家陷入难以调和的政治困境之中。可以说,加沙的战火不仅烧向了中东,也在欧洲政坛掀起了风暴。
据外媒分析,荷兰的政治危机源于政府内部对以色列政策的严重分裂。费尔德坎普在23日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他支持通过国际压力迫使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打击,并公开呼吁荷兰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他的提议遭到了内阁同僚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指责他背离了以色列的“盟友立场”。最终,费尔德坎普决定以辞职的方式表达抗议,并带领所属党派的成员一同退出政府。换句话说,联合政府的分裂几乎已不可逆转,现任政府距离垮台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倒阁”事件表明,即便在欧洲内部,仍有政客愿意为了人道主义和道义立场而冒险。然而,在整个西方世界,这种坚决反以的声音仍属少数。多数国家虽然没有像荷兰政府这样出现公开裂痕,但在舆论和外交立场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与美国背道而驰的趋势。除美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表现出强烈不满,甚至在国际舞台上直接站在了巴勒斯坦一边。
事实上,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大规模军事打击,早已引发全球范围的愤怒。在不久前由英国、法国、丹麦、希腊和斯洛文尼亚发起的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中、俄、英、法四个常任理事国罕见地在加沙问题上达成一致,明确指出加沙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改变现状的行为都站不住脚。随着这样的共识扩散开来,以色列几乎成了全世界的“众矢之的”,而美国则因持续支持以色列而显得孤立无援。
与此同时,法国、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也接连表态,执行国际刑事法院针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是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而非外交姿态。原因很简单:从2023年10月至今,已有超过6.1万名巴勒斯坦平民丧生,其中包括1.8万名儿童。今年7月更是有37名儿童因饥饿死亡,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空袭与封锁的持续,死亡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国际社会的愤怒也在不断积累。
更讽刺的是,连以色列国内的反对声浪也在迅速壮大。23日,全国范围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要求政府停止屠杀平民,尽快与巴勒斯坦方面达成停火协议以换取人质释放。前国防部长甘茨甚至公开敦促内塔尼亚胡放弃与极右翼政党的合作,转而与中间派和反对党组成一个为期六个月的临时政府,以解决当前的僵局。这一呼吁几乎被视为一场“内部政变”的信号。虽然部分内阁成员立即予以驳斥,但在国内外压力的双重夹击下,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似乎已岌岌可危。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态度正在出现松动。据以色列媒体爆料,特朗普已明确要求以色列“速战速决”,因为他不愿这场血腥冲突拖延下去,进而影响美国即将到来的选举。美国国内超过六成的民众反对继续支持以色列,这让白宫越来越难以维持原有政策。一旦美国真正放手,内塔尼亚胡赖以生存的外部支撑将彻底崩塌。他一直依靠战争来转移司法压力和政治矛盾,但这种手段的有效性正在消失。可以预见,不论是来自外部的国际制裁,还是国内的政治反弹,最终都可能将这位铁腕总理逼上绝路。
综合来看,从荷兰政坛的震荡到国际社会的集体谴责,再到美国可能的“背刺”,内塔尼亚胡的处境已经越来越危险。他赖以维持的战争机器一旦停止运转,等待他的或许将是政治生涯的终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