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初冬,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温暖的病房里,医护人员正在为老红军李宇光检查身体。医生贴在老人耳边大声唤道:“李宇光!”

  101岁高龄,加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李宇光很难与他人进行更多的交流。这声答了89年的“到”,却是他对世界最响亮的回应。

  1991年,一份来自家乡四川阆中的特殊礼物,让平时很少动情的李宇光落泪了。这本名为《阆中红军录》的册子里,收录着已知阆中籍红军战士的信息和照片。脸上扑着硝烟,脚上沾着泥土,几十年前,李宇光曾与他们并肩战斗。

  1921年,李宇光出生在阆中县双河镇花冠村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去世后,父亲靠种植几亩薄田拉扯一双儿女,每年的收成仅够糊口。

  从记事起,李宇光就帮着家里打柴、割草。一次,他被学堂里的读书声吸引,好奇地扒着门缝向屋里望去。一个大人发现后,不由分说揪着他的耳朵向外拖去。从那时起,不愿再受欺压的李宇光,决心“奔一条活路”。

  1933年5月的一天,李宇光偶然从赶集回村的乡亲口中得知:“红军来了!他们给穷人分田地,能让咱们吃上饱饭!”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12岁少年,兴冲冲地约上要好的伙伴,一起去寻找那支头顶红五星的队伍。

  离开家乡不久,他们遇到红四方面军第30军89师。然而,红军干部看他们年龄小、身板弱,没答应他们的参军请求。倔强的李宇光不肯放弃,一直追着大部队跑。这份执着打动了那位干部,李宇光如愿成为89师宣传队一员,戴上了八角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红五星。

  1935年春,14岁的李宇光随部队走上长征路。“吃人”的草地,他走了3次,“鸟也飞不过去”的雪山,他爬了两遭。一天,李宇光随部队在草地中跋涉,突然脚下一软,陷入泥沼中。他拼命挣扎求生,身体却不听使唤越陷越深。

  绝望之际,李宇光眼前出现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他死死抓住这双有力的手,几经努力,终于从泥沼里爬了出来。过了好一会,惊魂未定的李宇光才反应过来,是班长救了自己的命。他“哇”地一声哭出来。班长笑着鼓励他:“哭什么啊,小鬼。这才走出一半路,还要继续往前赶!”

  时隔多年,李宇光向家人讲起长征时的这段经历,总要感念班长的恩情。班长走过了草地,却没能翻过雪山。李宇光回忆,班长牺牲那天,雪山上格外寂静。望着班长冻僵的身躯,李宇光又哭了,与泪水相伴的,是一个庄严的军礼。

  李岩告诉记者,父亲平日里最爱看长征题材的电视节目。有时,老人会情不自禁唱起当宣传队队员时学会的那首歌——

  那时的李宇光还不能完全理解“新世界”的含义,但从蓬勃的歌声和班长的牺牲中,他隐隐明白:“跟着这支队伍走,不会错”。

  “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前线年,李宇光的老单位、原解放军第211医院院史馆馆长杨俊武,专程从黑龙江哈尔滨赶到辽宁大连,看望老首长。他刚进门,就听见李宇光高兴地说:“‘老家’来人了!”

  在杨俊武看来,整理老院长的历史资料“有点难”。他两次采访李宇光,老人都以“我个人没什么好讲的,都是我应该为党做的”开场。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