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武汉地铁规划图-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交通图-武汉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中安在线日夜,一艘渔船被笼罩在薄雾里,广东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汪晓龙和三位同事蹲守在船舱。此前,他们接到线报,汕尾市鸡笼山附近海域在凌晨会有走私船活动。

  当晚,汪晓龙接过夜视仪抬手望去,两艘船靠在一起,几个模糊的身影正在过驳货物。当几名执法员悄悄驾船朝着目标驶去,嫌疑船已经完成过驳,随时可能逃脱。

  100米、50米、30米……当两艘船相接的那一刹那,几名执法人员一跃而起纵身跳帮。“我们是中国海警,别动!”汪晓龙一声大吼,飞身冲到前舱,扑向嫌疑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执法人员,嫌疑人忙着逃窜。此时,只听“砰”的一声,缆绳绷断,船体剧烈晃动,正在与嫌疑人搏斗的汪晓龙被甩入海中……

  2019年7月,汪晓龙加入广东海警。当记者来到汪晓龙曾工作过的地方,翻开其生前用过的笔记本,扉页写着:对国要忠,对家人要孝。

  这九个字,成为汪晓龙日后的行动准则。熟悉他的同事经常说,如果一两点钟来到汕尾海警局分队,看到办公楼里的灯还亮着,那么八九不离十,又是“老汪”在加班了。

  看到汪晓龙留下的那盏台灯,同事朱州州感慨良多:“晓龙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相比学习能力,他的学习精神更让我敬佩和感动。”

  为了做好一个合格的后勤工作者,汪晓龙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吸取着各方面知识:白天时间不够,晚上来凑;学习时间太晚,为了不影响同事休息,经常在办公室对付一宿……

  在机关时,汪晓龙是拼命三郎;在工作站一线,汪晓龙是出了名的硬汉。在同事看来,汪晓龙平时训练特别吃苦,一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在今年的一次例行巡海时,由于风浪太大,船上的几个同事都出现了晕船的现象,执法员丛硕硕在海上就吐了几次,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上岸后,他疑惑地问汪晓龙为啥不晕船。

  从“菜鸟”到“守海人”,加入广东海警局以来,汪晓龙参与处置各类案件131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00余名,查扣涉案船舶95艘,查获涉案物资价值上亿元,每年都被单位评优嘉奖,是同事们一致认可的全能执法员。

  在去年一次通话里,母亲询问汪晓龙情况,他说:“等下回,我一定带您坐一次飞机,去看看我们守护的那片海,您等我回家!”

  这是一个再也无法兑现的诺言。当汪晓龙的母亲瘫坐在泥泞的码头边,她多么希望儿子能像两个月之前那样活蹦乱跳,她多么希望可以再摸摸儿子那粗壮的双手,拍拍儿子宽大的肩膀。

  昔日的同事张学涵一直记着见到晓龙的最后一面。去年底,因工作调动,张学涵去外地工作了,临行前,张学涵找到汪晓龙,汪晓龙刚好带着同事们在出勤务。张学涵回忆,他当时拍拍晓龙的肩膀说:“走了兄弟,等我过阵子回来再找你。”

  三个月后的某个周五,早上七点,张学涵正在进行早操课,手机响了起来,上面显示:“晓龙人没了”。“我脑袋嗡的一下炸了,无数个电话打过去都是无人接听。”张学涵回忆,过了很久,接电话的人告诉我,汪晓龙执行任务时落水了,一直没有找到。

  完成工作后,张学涵立刻赶回汕尾,和同事一起加入50个小时的搜寻工作中。直到汪晓龙的遗体被打捞上来,看到那双红色的篮球鞋,张学涵再也抑制不住心情,哭着说道:“晓龙啊,咱们回家了,不冷了,咱们回家了”。

  张学涵再也找不到汪晓龙了。他数次说起,没想到去年底的那次见面竟是最后一面。张学涵永远记得,汪晓龙和他一起吃板面的日子。“在晓龙眼里,我就是他的哥哥,开心、不开心都会和我说。”张学涵说,只要吃到晓龙给他带回来的板面,胃里就暖暖的。

  “晓龙告诉我,哪里的面都不及他家里的面,他刘磊叔做的板面,在全球都是最正宗,最独一无二的,支上大锅烧开水,甩板面,熬料,香喷喷的板面就成了。”张学涵说,比起晓龙家乡的美食,他更怀念的是人。张学涵感慨,如果人生能回去,都留在那一刻该多好,“我再也没有机会和晓龙一起吃一碗板面,一起毫无顾忌地谈天说地。”

  “我们约好了等我回三亚后,我来做东,你过来玩,阳光沙滩,海鲜大餐……”警校同学马林涛一直记得和汪晓龙的约定,也一直记着汪晓龙曾对他的帮助。

  “2018年5月,学校开设烹饪课,我对做菜一窍不通,汪晓龙耐心地给我讲解操作流程,分享学习笔记,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怎么控制火候和放配料时的量。”马林涛还回忆起年前与汪晓龙的一次通话,当时俩人约着一起报考职业技能中级鉴定,但马林涛不慎感染新冠,无法如约赴考,汪晓龙打来电话安慰他:“老马,今年我给你试试水,等明年你再鉴定的时候,就能一把过了。”

  一直到愚人节前夕,马林涛还会给汪晓龙打电话,发微信,但一直没有回音,“愚人节也过去了,晓龙你快回话、回话!”

  从初中开始,汪晓龙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日前,记者来到汪晓龙的办公桌前,尝试着通过一本本笔记获知英雄的心路历程。

  翻开日记本,部分内页已脱落,纸张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工整。仔细翻阅发现,日记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奉献”和“国家”。

  2016年农历新年,是汪晓龙在单位过的第一个年。他在日记中写道:国家,我们很热爱,我特别热爱,能为它做贡献,很骄傲。

  汪晓龙一直怀念着家乡的美食。他在日记中写道:想念磊叔做的板面,张军叔家的炝锅面,街头羊肉汤和羊油馍,老白家羊肉水饺……

  记者看到,日记本中还夹着一张泛黄的参观券,券角已经磨损,但仍能看到上面写着“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字。据汪晓龙同事朱州州介绍,这是汪晓龙随身携带的宝贝,谁都不敢动,无论汪晓龙去哪里,他都会带上它。“晓龙曾经说过,正是这次南湖革命纪念馆之行,让他坚定了从军的理想,坚守了入伍的初心。”朱州州说。

  4月25日,中国海警局在广州举行颁授一等功仪式,为在缉私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烈士汪晓龙追记一等功。

  面对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汪晓龙都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直到献出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这些英雄壮举从来不是偶然,记者在他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如果祖国需要我,请把我埋在遥远的山间,让我的身躯长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往来的战友会为我泪流两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