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德勋:丹心映苍洱铁血铸军魂

时间:2025-08-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大理这片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无数退役军人以忠诚为笔,勇气为墨,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不朽的功勋,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我们身边的功臣》专栏,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理市及周边地区退役军人的光辉事迹。

  王德勋,男,1940年5月22日出生于大理喜洲镇上关村,1961年7月参军入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陆军第42师126团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从军34载,在边境自卫作战中勇挑重担、战功卓着,1979年荣立个人二等功,用热血忠诚筑牢南疆钢铁防线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时任126团1营营长的王德勋受命主攻越北马店、满镁地区。面对纵深12公里、300余敌军依托高山密林构筑的碉堡群与雷区,王德勋采用“右翼突破、步炮协同”战术,指挥三连夜袭1672高地,仅45分钟撕开敌核心防线;亲率二连强攻马店据点,鏖战8小时攻克17号高地,全营四昼夜歼敌133人,缴获武器弹药万余件。

  此役中,王德勋始终冲锋在前,在危急时刻,果断调整部署,组织火力压制敌碉堡群,以“指挥员当尖兵、党旗插上阵地”的魄力激励官兵,最终带领全营圆满完成攻坚任务。

  战后,126团1营荣立集体二等功,一连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三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二连荣立集体二等功,机枪连、炮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三连卫生员刘光祥烈士被昆明军区授予“舍己救人卫生员”光荣称号,王德勋因突出表现,也荣立个人二等功。

  1981年任团长期间,王德勋率部参与扣林山战役,统筹后勤保障与侧翼协防,确保主力部队作战顺畅。1983年,王德勋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系统研习作战理论,次年晋升42师副师长。

  自1961年参军至1985年调任大理军分区,王德勋24年坚守西南边陲,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指挥员,始终以质朴本色扎根云岭大地。

  退休后,王德勋退役不褪色,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积极投身国防教育、军民共建事业。“光荣在党63年”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指挥枪”的忠诚誓言,诠释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忠诚品格。

  战场上,他以谋略与胆识锻造钢铁雄师;和平年代,他用奉献与热忱守护军民鱼水深情。身为大理儿女的王德勋树起爱国戍边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代官兵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军报国。

  生态保护缓冲区严格控制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严守耕地红线,防治湖(库)、河道污染,保护田园风光。生态保护缓冲区以减少人口、建设用地、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目标,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与生态功能定位不符的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应当逐步退出,鼓励人口有序退出,增强湖泊生态系统净化能力、调节能力和修复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入湖污染负荷,实现湖泊生态扩容增量。

  经批准开展必要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设施建设和民房修缮建设等,不得突破村庄规划确定的边界以及管控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和扰动,确保依法保护的湿地、林地、草地、耕地、荒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